当前位置 >> 首页动态
- 文献搜索
- 药材搜索
- 古法炮制品种搜索
- 临方炮制品种搜索
- 中药炮制技术记录片动态
- 文献动态
-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- 编纂者:高氏日新堂 创建日期:公元1366年 内容时期:北宋
- 简介: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药专书。书中记载北宋(960?1127 年)太医局“熟药所”编制的成药配方,分 14 门 788 首,每方之后详列主治和药物,既有配方手册的作用,也便于医生和病人选购配伍合适成药。在历代方书中,《和剂局方》为继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之后医家选用最多、影响最大的方书。其中的很多药方在现代中医治疗中仍有很好的疗效。此书现存诸本中,此建阳日新堂刻本版刻较早且内容较全。
- 相关文献:
-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10卷_宋陈师文等撰_明崇祯10年朱葵_袁元熙刊本_1637年》
- 神农本草经
- 编纂者:森立之 创建日期:公元1854年 内容时期:秦后汉末之际
- 简介:《神农本草经》,药学著作。简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。约成书于秦汉时期(一说战国时期,一说成于汉代)。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。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,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,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。原书早已失传,其主要文字则经辗转引录,仍保存于《证类本草》等书中。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《神农本草经》的书,都是后代的辑佚本。书中除包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,收载药物365种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(类)。其中上品、中品各120种,下品125种。在药物理论方面,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,阴阳配合,四气五味,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。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、性味、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。本书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医学科学价值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绝大多数都能验之于临床,一直沿用至今。其中有些为世界最早之发现,但其内容也掺杂一些糟粕。现存最早的辑本是明·卢复辑本。而流传较广的为清·孙星衍等氏辑本、清·顾观光辑本及日本·森立之辑本(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)。森立之辑《神农本草》四卷(公元1854年,日本嘉永7年,清咸丰4年)。依据《千金方》、《医心方》、《唐本草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本草和名》等重辑而成。别作“考异”,附之于后。
- 相关文献:
- 《神农本草经》
- 伤寒论
- 编纂者:丹波雅忠,和气朝臣嗣成 创建日期:公元1854年 内容时期:汉朝
- 简介:《伤寒论》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。东汉末年张仲景原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在流传的过程中,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《伤寒论》。《康平本伤寒论》的发现经过,及其承嗣关系,因文献资料匮乏而不甚清楚,仅从大冢敬节先生为印行《康平本伤寒论》的凡例及该书的跋中获知。《康平本伤寒论》系由日本侍医丹波雅忠先生于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(1060年)抄录,全书共1卷,12篇。和气朝臣嗣成先生于贞和二年十二月是五日(1346年)又抄录一本,全书共2卷。丹波雅忠的抄录本后被高野山隐士山秋五徂收藏,再转入川越市利根川尚方先生收藏,和气朝臣嗣重的抄录本由和气氏自家收藏。其时还有其他几种抄本,但都限于收藏而未刊行。
- 相关文献:
- 《伤寒论_汉张仲景著_康平本_日本_丹波雅忠_和气朝臣嗣成_1854年再钞本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