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>> 临方炮制品种

临方炮制品种


    临方炮制品种搜索
搜索条件 :

选择分类 :
名    称 :

    临方炮制品种列表
  • 炒麦芽
  • 分类 :其他类
  • 方法:取净大麦芽,置热锅内,用文火加热,不断翻动,炒至表面呈深黄色,鼓起并有香气时,取出放凉。
  • 作用:炒品长于消食回乳。多用于食积不消,妇女断乳等。
  • 法半夏
  • 分类 :其他类
  • 方法:取净半夏,大小分开,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,取出,另取甘草适量,加水煎煮2次,合并煎液,倒人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,搅匀,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,浸泡,每日搅拌1~2次,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,至剖面黄色均匀,口尝微有麻舌感时,取出,洗净,阴干或烘干,用时捣碎。半夏每100kg,用甘草15kg,生石灰10kg。操作时,生半夏加清水浸泡过程中,当水面起泡沫宜加2%白矾泡至合度为止。法半夏用甘草、石灰液浸泡,溶液pH值保持在12以上,如下降时,可补加适量生石灰粉调节。
  • 作用:法半夏偏于祛寒痰,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,用于寒痰,湿痰,胃有痰浊不得卧等。
  • 姜半夏
  • 分类 :其他类
  • 方法:取净半夏,大小分开,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,另取生姜切片煎汤,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,取出,晾至半干,切薄片,干燥。筛去碎屑。或用时捣碎。半夏每100kg,用生姜25kg、白矾12.5kg。
  • 作用:姜半夏善于止呕,以温中化痰,降逆止呕为主,用于痰饮呕吐,胃脘痞满,喉痹、瘰疬等证
  • 炒苦杏仁
  • 分类 :其他类
  • 方法:取净苦杏仁,置沸水中略烫,至外皮微胀时,捞出,用凉水稍浸,取出搓开种皮,晒干后簸去种皮,取仁。用时捣碎。
  • 作用:生品性微温而质润,长于润肺止咳,润肠通便。多用于新病喘咳(常为外感咳喘),肠燥便秘。燀苦杏仁可破坏酶,保存苷;去皮利于有效物质溶出,提高疗效,其作用与生品同。
  • 蜜远志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,加入少许开水稀释后,淋于远志段中,拌匀,稍闷润,待蜜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,略带焦斑,不粘手时,取出,晾凉。每100kg远志段,用炼蜜20kg。
  • 酒肉苁蓉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肉苁蓉片,加入黄酒拌匀,置炖罐内,密闭,隔水加热炖透。或置适宜的容器内,蒸透,至酒完全被吸尽,表面黑色时取出,干燥。每100kg肉苁蓉,用黄酒20kg。
  • 作用:肉苁蓉生品以补肾止浊、滑肠通便力强,多用于肾气不足之便秘,白浊。酒制后增强补肾助阳之力,多用于阳痿、腰痛、不孕。
  • 酒黄精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黄精,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透或蒸透,稍晾,切厚片,干燥。每100kg黄精 ,用黄酒20kg。
  • 作用:黄精性味甘甜,食用爽口。其肉质根状茎肥厚,含有大量淀粉、糖分、脂肪、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,生食、炖服既能充饥,又有健身之用,可令人气力倍增、肌肉充盈、骨髓坚强,对身体十分有益。酒黄精具有补肾益血,润肺生津之功效。用于肾虚精亏,头晕目眩等。
  • 酒女贞子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女贞子,用黄酒拌匀,稍闷后置蒸罐内密封,隔水炖或置其他适宜容器内蒸,至酒被吸尽、色泽黑润时,取出干燥。用时捣碎。每100kg女贞子,用黄酒20kg。
  • 作用:生女贞子长于滋阴润燥,清肝明目。多用于肝热目赤,肠燥便秘,肾虚下消。酒制女贞子寒滑之性减弱,补肝肾作用增强。常用于肝肾阴虚,头晕耳鸣,须发早白,目暗不明。
  • 酒黄芩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黄芩片,加酒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,干燥,取出放凉。净黄苓片每100kg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生黄芩性寒,具有清热燥湿,凉血安胎,解毒的功效。酒黄芩缓和了生品苦寒之性,具有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湿温、暑温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
  • 生地炭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生地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炒至焦黑色,发泡,鼓起时,喷洒清水灭尽火星,取出,放凉。或用闷煅法煅成炭。
  • 作用:生地炒炭或煅炭后,主人血分,以凉血止血为主,用于血热引起的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等各种出血证。
  • 盐小茴香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小茴香,用盐水拌匀,略闷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即有香气溢出时,取出放凉。每100kg小茴香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生小茴香辛散理气作用较强,长于温胃止痛。用于呕吐食少,小腹冷痛或脘腹胀痛;亦可用于寒疝疼痛。盐制后辛散作用稍缓,专于下行,擅长温肾祛寒,疗疝止痛,用于疝气疼痛及肾虚腰痛等。
  • 蜜百部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,加少量开水稀释,淋入净百部片内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不粘手时,取出,晾凉。每100kg百部,用炼蜜12.5kg。
  • 作用:百部生品有小毒,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,内服用量不宜过大。以止咳化痰,灭虱杀虫见长,用于外感咳嗽,疥癣,灭头虱,体虱,驱蛲虫等。蜜炙百部,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,并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。用于肺虚久咳,阴虚劳嗽,痰中带血以及百日咳等。
  • 蜜前胡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,淋入前胡片内拌匀,润透,至蜜液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不粘手为度,取出,放凉。每100kg前胡片,用炼蜜25kg。
  • 作用:前胡生品以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为主。用于肺气不降,喘咳,痰稠,胸痞满闷,外感风热郁肺咳嗽等。蜜炙后以润肺止咳为主。用于肺燥咳嗽,咳嗽痰黄,咽喉干燥,胸闷气促,胸膈不利,呕吐不食等。
  • 蜜款冬花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,淋人净款冬花内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、不粘手时,取出晾凉。每100kg款冬花,用炼蜜25kg。
  • 作用:生款冬花长于散寒止咳,多用于风寒咳喘或痰饮咳嗽。蜜炙后药性温润,能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。多用于肺虚久咳或阴虚燥咳。
  • 蜜紫菀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,加入净紫菀片或段,拌匀,闷透,置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棕褐色,不粘手为度,取出放凉。每100kg紫菀,用炼蜜25kg。
  • 作用:生紫菀擅于散寒降气祛痰,多用于风寒咳喘,痰饮咳喘,新久咳嗽。蜜紫菀的润肺祛痰作用增强,多用于肺虚久咳,痨瘵咳嗽,痰中带血或肺燥干咳。
  • 蜜黄芪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,加入黄芪片拌匀,稍闷,置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,不粘手为度,取出放凉。每100kg黄芪片,用炼蜜25kg。
  • 作用:生黄芪擅于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托毒排脓,多用于卫气不固,自汗时作,体虚感冒,水肿,疮疡难溃等。蜜黄芪益气补中,多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者。
  • 蜜甘草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带皮者称炙甘草或炙草,不带皮者为炙粉草,或蜜粉草。取炼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后,淋入净甘草片或粉甘草片中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老黄色,不粘手时,取出,晾凉。每100kg甘草片,用炼蜜25kg。
  • 作用:生甘草,味甘偏凉,长于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黄,咽喉肿痛,痈疽疮毒,食物中毒、药物中毒等。甘草梢多为生用,味甘偏凉,功专清热通淋,用于小便短赤、热痛,口舌生疮,胸闷心烦之心胃有热等。蜜甘草味甘偏温,以补脾和胃,益气复脉力胜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动悸,脉结代等。
  • 姜竹茹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竹茹段或团,加姜汁拌匀,稍润,待姜汁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如烙饼法将两面烙至微黄色,取出晾凉。每100kg竹茹,用生姜10kg。
  • 作用:竹茹味甘,性微寒。归肺经、胃经。生品长于清热化痰、除烦。多用于痰热咳嗽或痰火内扰,心烦不安。姜制后能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,多用于恶心呕吐。
  • 盐菟丝子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菟丝子,加盐水拌匀,闷润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略鼓起,微有爆裂声,并有香气逸出时,取出晾凉。每100kg菟丝子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生品以养肝明目力胜,多用于目暗不明。菟丝子性温,盐制后不温不寒,平补肝肾,并能增强补肾固涩作用。常用于阳痿,遗精滑泄,胎元不固等。
  • 盐车前子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车前子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略有爆声时,喷淋盐水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车前子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取净车前子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略有爆声时,喷淋盐水,炒干,取出放凉。车前子每100kg,用食盐2kg。盐车前子泻热作用较强,利尿而不易伤阴,能益肝明目。用于眼目昏暗,视力减退。
  • 盐泽泻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泽泻片,用盐水拌匀,闷润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,取出,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泽泻片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泻生品以利水渗湿为主,用于小便不利,水肿,泄泻,淋浊,湿热黄疸,湿热带下,痰饮等。盐炙后,能引药下行,增强滋阴、泄热、利尿的作用,并利尿而不伤阴。用于小便淋涩,遗精淋漓,腰部重痛等。
  • 盐黄柏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黄柏丝或块,用盐水拌匀,稍闷,待盐水杯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.每100kg黄柏丝或块,用食盐2kg
  • 作用:黄柏生品苦燥,性寒而沉,泻火解毒和燥湿作用较强。多用于湿热痢疾,黄疸,热淋,足膝肿痛,疮疡肿毒,湿疹等。盐炙可缓和苦燥之性,增强滋阴降火、退虚热的作用。多用于阴虚发热,骨蒸盗汗,遗精,足膝萎软,咳嗽咯血等。
  • 盐知母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知母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变色,喷淋盐水,炒干,取出,晾凉,筛去碎屑。每l00kg知母片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知母生品苦寒滑利,善于清热泻火,生津润燥。用于肺火喘咳,肺热咳嗽,胃热壅盛,高热烦渴,大便燥结等。盐知母可引药下行,专于入肾,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,并善清虚热。用于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,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,腰膝酸痛,及阴虚尿闭等。
  • 醋莪术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莪术置制药锅内,加米醋及适量净水浸没,用文火煮至醋汁被吸尽,内无白心时,取出,稍晾,切厚片,干燥。每100kg莪术,用米醋20kg。
  • 作用:生莪术行气消积力强,多用于食积胃痛,瘀积腹痛。醋莪术重在入肝经血分,增强破血消癥作用,多用于瘀滞经闭,胁下癥瘕痞块。
  • 醋三棱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三棱片,加入定量米醋拌匀,稍闷润,待醋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三棱片,用米醋15kg。
  • 作用:三棱生品为血中气药,破血行气消积之力较强,用于血滞经闭,产后瘀滞腹痛,瘕瘕结聚,食积痰滞,脘腹胀痛,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等。醋炙后,主人血分,增强破瘀散结,止痛的作用。用于瘀滞经闭腹痛,癥瘕结聚,心腹疼痛,胁下胀痛等。
  • 醋柴胡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柴胡生片加米醋拌匀,闷润至透,置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柴胡片,用米醋20kg。
  • 作用:生柴胡的升散作用较强,多用于解表退热。醋炙制能缓和升散之性,增强疏肝止痛作用,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、腹痛及月经不调等。
  • 酒牛膝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牛膝段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,晾凉。每100kg牛膝段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牛膝生品长于活血祛瘀,引血下行。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,痛经、闭经、瘾瘕、产后瘀阻腹痛、阴虚阳亢、头目眩晕等证。酒炙后,增强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的作用。用于风湿痹痛,肢体活动不利等。
  • 酒川牛膝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川牛膝片,加定量黄酒拌匀,闷润,待黄酒被吸尽时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,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川牛膝片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川牛膝生品以逐瘀通经为主,用于经闭瘾瘕,胞衣不下,跌仆损伤等症。经酒炙后,增强逐瘀通经,通利关节的作用,用于关节痹痛,足痿筋挛,跌仆损伤,及肾虚腰痛等症。
  • 酒仙茅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仙茅段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仙茅段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仙茅生品有毒,性燥热,以散寒祛湿,消痈肿为主。用于寒湿痹痛,腰膝冷痛,筋骨酸软,痈疽肿毒等。经酒制后,可降低毒性,以补肾壮阳为主。用于阳痿精冷,心腹冷痛,腰膝冷痹,尿频,遗尿,小便失禁,头目眩晕,腰腿酸软等。
  • 酒丹参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丹参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丹参片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丹参多生用。生品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力强,并能通行血脉,善调妇女经脉不匀,因其性偏寒凉,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,产后瘀滞疼痛,经闭腹痛,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等。酒制后,缓和寒凉之性,增强活血祛瘀、调经之功,并能通行血脉,善调妇女经脉不匀。多用于月经不调,血滞经闭,恶露不下,心胸疼痛,瘕瘕积聚等。
  • 酒白芍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白芍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。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白芍片每100kg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白芍生品,擅于养血敛阴,平抑肝阳。用于血虚月经不调,痛经,崩漏,头痛,眩晕,耳鸣,烦躁易怒,以及自汗,盗汗等证。经酒炙后,能降低酸寒之性,善于和中缓急,止痛。用于胁肋疼痛,腹痛,产后腹痛尤须酒炙为好。
  • 土炒白芍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定量灶心土(伏龙肝)细粉,置炒制容器内,用中火加热,炒至土星灵活状态时,投入白芍片,不断翻炒,炒至表面挂土色,微显焦黄色时,取出,筛去土粉,摊凉。白芍片每100kg用灶心土20kg。
  • 作用:土炒白芍,可借土气入脾,增强柔肝和脾、止泻的作用。用于肝阳脾虚泄泻,或泻痢日久,喜按喜温等。
  • 盐续断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续断片用盐水拌匀,闷润至透,置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100kg续断,用食盐2kg。
  • 作用:盐续断经盐制后可引药下行,增强补肝肾作用,多用于肝肾不足,腰膝酸软或胎动漏血。
  • 酒续断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酒续断:取续断片用黄酒拌匀,闷润至透,置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带黑色时,取出放凉。每100kg续断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酒续断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,多用于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  • 酒当归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当归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锅内,用文火超至深黄色,取出晾凉。每100kg当归片,用黄酒10kg。
  • 作用:酒当归多用于闭经痛经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  • 萸黄连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,取汁去渣,煎液与黄连片拌匀,稍闷润,待药液被吸尽后,置锅内,用文火炒干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每100kg黄连片,用吴茱萸10kg。
  • 作用:吴萸制黄连以清气分湿热,散肝胆郁火为主,用于治疗湿热郁滞肝胆,嘈杂吞酸;积滞内阻,生湿蕴热,胸脘痞满,泄泻或下痢。
  • 姜黄连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黄连片,用姜汁拌匀,稍闷润,待姜汁被吸尽后,置锅内,用文火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黄连片,用生姜12.5kg或干姜4kg,绞汁或煎汁。
  • 作用:姜黄连苦寒之性缓和,止呕作用增强,以治胃热呕吐为主。
  • 酒黄连
  • 分类 :炙法类
  • 方法:取黄连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锅内,用文火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每100kg黄连片,用黄酒12.5kg。
  • 作用:酒黄连能引药上行,缓其寒性,善清头目之火。用于治疗目赤肿痛、口舌生疮等。
  • 炒芡实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炒芡实:取净芡实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淡黄色,取出晾凉。用时捣碎。
  • 作用:生品性平,涩而不滞,补脾肾而兼能祛湿,常用于遗精,带下,白浊,小便不禁,兼有湿浊者尤宜。炒后性偏温,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,适用于纯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。
  • 麸炒薏苡仁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麸皮撒入热锅内,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,投入净苡仁,炒至表面黄色,微鼓起,取出,筛去麸皮,晾凉。每100kg薏苡仁,用麸皮10kg。
  • 作用:生品性偏寒凉,长于利水渗湿,清热排脓,除痹。用于小便不利,水肿,肺痈,肠痈,风湿痹痛,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,麸炒苡仁健脾作用略胜,常用于脾虚泄泻。
  • 土炒白术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先将土置锅内,中火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,投入白术片,翻埋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,取出,筛去土粉,放凉。每100kg白术片,用灶心土25kg。
  • 作用:白术生用以健脾燥湿,利水消肿为主。土炒白术,借土气助脾,补脾止泻力胜。
  • 麸炒山药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将锅烧热,撒入麦麸,待其冒烟时,投入山药片,用中火加热,不断翻动至黄色时,取出,筛去麦麸,晾凉。每100kg山药片,用麦麸10kg。
  • 作用:山药生用以补肾生精,益肺阴为主。麸炒后以补脾健胃为主,用于脾虚食少,泄泻便溏,白带过多。
  • 米炒党参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将大米置热锅内,用中火炒至米冒烟时,投入党参片拌炒,至党参呈黄色时取出,筛去米,放凉。每100kg党参片,用米20kg。
  • 作用:米炒党参气变清香,能增强和胃、健脾止泻作用。
  • 蒲黄炭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蒲黄,置热锅内,中火炒至棕褐色,喷洒少许清水,灭尽火星,取出晾干。
  • 作用: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。
  • 焦槟榔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槟榔片,置热锅内,中火炒至焦黄色,取出晾凉,晒去碎屑。
  • 作用:生品具有杀虫、消积、降气、行水、截疟的功效。焦槟榔长于消食导滞,用于食积不消、痢疾里急后重等,作用较缓。
  • 炒使君子仁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使君子仁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有香气,取出晾凉。
  • 作用:生品以杀虫力强,常用于蛔虫病、蛲虫病。炒使君子仁长于健脾消积,亦能杀虫,多用于小儿疳疾及蛔虫腹痛。
  • 炒花椒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花椒,置热锅内,用文火炒至呈油亮光泽,颜色加深,有香气逸出时,取出晾凉。
  • 作用:生品辛温之性甚强,外用杀虫止痒作用甚佳。用于疥疮、湿疹、皮肤瘙痒等皮肤病。炒花椒可减毒,辛散作用稍弱,长于温中散寒,驱虫止痛。常用于胸腹寒痛,寒湿泄泻,虫积腹痛或吐蛔。
  • 炒决明子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决明子,置热锅内,中火炒至颜色加深,微有爆裂声,微鼓气,内部黄色,并溢出香气时,取出晾凉。用时捣碎。
  • 作用:生品性微寒,炒后寒泻之性缓和,且质地酥脆,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。
  • 炒芥子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芥子,清炒法炒至淡黄色至深黄色,有香辣气。用时捣碎。
  • 作用:生品力猛,辛散作用强,炒后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,同时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成分。炒制还使芥子酶受到破坏,利于苷类成分的保存。
  • 槐花炭
  • 分类 :炒法类
  • 方法:取净槐花,置热锅内,中火炒至焦黑色,喷洒少许清水,灭尽火星,炒干,取出凉透。
  • 作用: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,炒炭后清热凉血作用极弱,收涩之性增强,偏于止血。